ENGLISH| 返回旧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学 > 通知公告 > 正文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评审结果公示

更新时间:2025-03-07

根据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暨立项工作的通知》文件工作安排,学院于36日对58组项目进行了评审现将综合打分的项目排序结果进行公示。

评审
排序

项目名称

项目组成员

评审成绩

是否新增预立项项目

否推荐为重点项目

1

海洋新能源收集与智慧供电平台研制

刘燚,吴越,江楚帆

95.00

2

应用于双极直流微电网的四端口直流变换器拓扑及控制策略

刘渌辰,张智乙,韦涛,刘瀚文,宋咏泽

93.00

3

考虑双碳约束的多类型储能智能调度研究

周天阔,王世涵,赵子懿

92.67

4

风力发电系统雷击瞬态响应研究

王梓旭,周玉立,刘晨宇

92.17

5

氟净未来——SF6多维协同降解技术研究

陈箫扬,李子涵,吕浪浪

92.00

6

闪电通道引发的舰载线缆感应特性

胡睿鹏,肖晗,邹星昊

91.83

7

海洋接地极馈电材料生物附着特性的试验研究

邱琬清,赵方雨,汪芷杉

91.80

8

基于等离子体改性的绝缘子表面涂层结合强度提升方法

邓子文,庞悦,刘友硕

91.67

9

特殊介质下无线电能传输及自适应调控技术研究

邓书鸣,陈奕锦,刘芷含

91.33

10

基于区域制冷系统的电网稳定性调控策略研究

余君一,李润嘉,韩冲

91.20

11

基于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的智能分类机器人

张琰磊,石嘉豪,赵翔飞

91.17

12

无人机宽区域多通道无线供电技术研究

田楚琦,山康民,孙笑阳

91.13

13

健身发电车动力优化与柔性并网系统

孙鼎豪,王千叶,杨源朝

91.00

14

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预警及震荡抑制装置研究

温志翔,吴乐飞,万宏宇

90.67

15

太阳光诱导的污水降解技术研究

卢谚毅,闫笑冉,邱昕妍

90.33

16

绿色电力分布式就地高效固氮技术研究

程爽,钟可欣,涂钰

90.17

17

光驱动水分解效能研究

毛甜,吴海瑶

90.00

18

无刷电机与视觉感知结合的智能控制气垫船

刘文浩,仇海鸿,米佳琪

89.50

19

多参数融合的海上雷电活动规律机制深度挖掘研究

彭健栩,吴梦旭,顾袁

89.47

20

超高海拔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表面电晕仿真研究

徐慧琳,黄祎涵,李兆兴

89.43

21

变速抽蓄机组特性分析与运行模式模拟

李事成,彭博,王裕能

89.33

22

非完全信息环境下四旋翼无人机对抗博弈技术研究

蔡楚煊,李杨晨,杜晓峰

89.17

23

四电平功率模块封装与系统集成

尚恒宇,郑敏,李栋恺

89.13

24

高速气流作用下叶片绝缘表面荷电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泷腾,杨子浩,苏锦灿

89.00

25

配电变压器损耗预测方法研究

付宗奎,周创,毛一鹏

88.83

26

直流GIS盆式绝缘子结构优化设计

李易涵,林方舟,甘梓瑞

88.80

27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器设计

马艳,王嘉鑫,金晶

88.50

28

电力信息数智化综合网络靶场研究

赵梦炜,田顺丰,林奕妤

88.47

29

基于量测驱动的主动配电网双向潮流区域控制方法研究

杨嘉辉,徐成澳,崔居硕

88.43

30

多功能混合型磁饱和故障限流技术研究

李佳颖,陆逸秋,李瀚霖

88.40

31

钢铁企业虚拟电厂研发

杨子为,欧阳鑫,吴沂键

88.33

32

web图形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与应用

周子墨,秦皓晗,宋春葆,罗劭恒

88.17

33

考虑配网电压越限问题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

周予玏,翟政哲,张筱翊

88.00

34

配网干式变压器高精度极限冗余设计研究

刘小乐,苗攀,范祉恒

87.50

35

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储能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吴宇晗,侯佳琳,何梦宇

87.47

36

新型电力系统下制氢材料特性及性能研究

曾子骞,王洛书,曹锦浩

87.33

37

无人装备高效强抗偏移无线电能智能推送系统

江明岳,李远鹏,王希颜,李佳馨,刘柄阳

87.17

38

环保绝缘气体HFO-1336mzz(E)工频击穿及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甘咏,刘仁伟,白羽桐

87.13

39

水泥企业参与电网互动控制系统

马甜,肖旨轩,吴羽宸

87.00

40

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运行的风险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高海轩,马万通,王雪龙

86.50

41

“智能”配电网变压器技术研究

曹馨月,王沛菡,徐语晴

86.33

42

G11玻纤环氧复合材料电热联合老化特性研究

崔奕新,李明聪,张理

86.17

43

电解负荷虚拟电厂控制系统研发

胡盟伟,章灿,赵艺冰

86.13

44

替代强温室气体SF6的环保绝缘C4F7N混合气体燃弧分解特性研究

杨逸,陈旭文,张小川

86.00

45

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的新型低压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校验研究

胡蝶,张羽琪,布赫

85.67

46

电力需求响应负荷实物模拟电路设计

季佳妮,冯重阳,刘欣

85.50

47

C4F7N三元混合气体的自动充气和检测技术

夏小龙,杨智锟,吕曦尧

85.33

48

配电网边端设备资源快速辨识方法研究

李孟源,何思源,邓智文

85.17

49

应用于车载充电机场合的6.6kW LLC变换器研究与设计

王凯鹏,李超彬,逯文昭

85.13

50

基于三维的低压配电网数字孪生研究

孙鹏帅,郭智怡,庾科杰

85.10

51

飞轮储能调相机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

王瑞,徐万如,吕柯

85.00

52

红眸金睛——电缆接头监测预警卫士

陈泓,王鹏霄,刘涛

84.67

5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微电网智能控制

林臣,杨诗佳,陈俊龙,黄喆,李元中

84.50

54

12kW户用光储充能量路由器研究与设计

刘昌宇,张天翼,林熊垯

84.33

55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李好,李佳杰,侯树杰

83.67

56

LLC变换器的平面磁集成方法研究与仿真论证

杨宇皓,彭凯迪,杨心乐

83.33

57

基于微源储的低压配电网电压质量综合治理

朱志航,耿好,黎乐文

82.67

58

计及分布式能源接入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资源协同优化调度方法

粟乐杰,汪鸿华

76.67


  对公示有异议者,请于391700前以书面形式向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提出。联系电话:027-68776610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202537